心经简介(鸠摩罗什简介)

2024-05-26 13:46:29 电影资讯 4939125

心经简介

《心经》以空性为基础,阐述了大乘佛教的般若思想。它通过般若智慧,帮助人们从生死此岸度过,达到涅槃彼岸。经文涵盖了五蕴、三科(蕴、处、界)、四谛、十二因缘、十八界等思想,破除了凡夫、二乘、权教等执着,说明万物本空,最终达到“无所得”的境界,通过般若度一切苦厄,实现究竟解脱和获得无上菩提。

四大译师

1、鸠摩罗什、真谛、玄奘、不空四位高僧,被称为中国佛教史上的四大翻译家。这四人中,玄奘译书最多,译文最精。他的生平我们已经说过,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另外三位。唐玄奘像 鸠摩罗什(343—413年):后秦时龟兹人。其父原为印度婆罗门,世袭高位,后出家,远投龟兹。在龟兹与王妹成婚。

2、中国佛教史上译经最多、影响最大之四位译经家。有二说:(一)鸠摩罗什、真谛、玄奘、不空,(二)鸠摩罗什、真谛、玄奘、义净。其中鸠摩罗什先后为苻坚、姚兴礼为国师,声重一时,所译经论凡三十五部三百余卷,颇为后世所重,门下名僧辈出,蔚为三论、成实二学派。

3、四大译经师分别是:鸠摩罗什、真谛、玄奘和不空, 鸠摩罗什大师( 350 —409) 是我国后秦僧人, 魏晋时期(公元401 年) 来到当时的译经中心———长安, 在逍遥园译场内开始了他的译经生涯。他主持翻译的佛经典籍达四百卷之多, 翻译的质量, 在当时和后来都获得了很高的评价。

4、一般有两种说法,1,鸠摩罗什,玄奘,真谛,义净。2,鸠摩罗什,玄奘,不空,义净。

5、三,玄奘法师(公元602年一664年),原名陈袆,河南郾师人,12岁时出家,精通佛家经典。三奘法师发现当时的佛教典籍,由于战乱和翻译错误,思想非常不统一。他立志去佛教发源地去学习佛法。贞观三年,玄奘从长安城出发,历经磨难,用了三年多时间才到达天竺那烂陀寺,系统的学习梵文和佛教典籍。

6、从而推动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。这四位大翻译家,其中鸠摩罗什、真谛、不空,是东来弘传佛法的外国佛学大师。玄奘则是西行求法的中国高僧,他们虽所处的时代不同,经历不同,但他们都以毕生的精力从事译经事业,在他们各自的时代取得了光辉的成就,并在中国的翻译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。

诚求鸠摩罗什详细资料。

1、鸠摩罗什,鸠摩罗什(Kumārajīva,344-413农历4月13), 一译“鸠摩罗什(耆)婆”,略称“罗什”或“什”,意译“童寿”。祖籍天竺,混血,出生于西域龟兹国(今中国新疆库车)。家世显赫,其祖上为名门。

2、由于鸠摩罗什的母亲是龟兹王的妹妹,因此全国人民都特别供养他们母子。鸠摩罗什的母亲深怕丰厚的利养,影响修行的道业,所以带著儿子走避他国。此时,鸠摩罗什年方九岁,他随著母亲渡过辛头河到罽宾国,遇见了名德法师盘头达多(即罽宾王的堂弟),鸠摩罗什依止他学《中阿含经》、《长阿含经》,共四百万言。

3、从此,鸠摩罗什在长安逍遥园和西明阁译经说法,招收弟子,由国家出面,他组织、主持三千多人的佛经译场。 鸠摩罗什为人仁厚,待人诚恳,空虚我见,善循循善诱,佛行事业,终日不倦。

4、鸠摩罗什寺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,已有1600年的历史,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西域高僧、佛经翻译家、哲学家鸠摩罗什初入内地安身弘法演教之处,在此进一步学习汉语,弘扬佛法17年之久,此处也是其传奇一生开始的地方和结束的地方。寺内雄立的宝塔是为纪念鸠摩罗什而修建的,塔内供奉鸠摩罗什的舌舍利。

5、鸠摩罗什(梵语 Kumārajīva )(公元 344 ~ 413 年),音译为鸠摩罗耆婆,又作鸠摩罗什婆,简称罗什。其父名鸠摩罗炎,母名耆婆,属父母名字的合称,汉语的意思为“童寿”。东晋时后秦高僧,著名的佛经翻译家。与真谛(499—569)、玄奘(602~664)、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。

6、根据一些历史资料记载,鸠摩罗什第一次婚姻是被迫破戒。当时前秦吕光攻占龟兹国,鸠摩罗什成了俘虏。由于鸠摩罗什名声远扬,前秦皇帝想收为己用,于是把他灌醉与龟兹王的女儿关到一起。他的这次经历与天龙八步里面的虚竹和西夏公主的结合很相似,只是两对的结局不一样罢了。